日期:2025-10-24 19:32:34

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承担着大多数药物的代谢和转化功能。药物性肝损伤(DILI)正成为临床上越来越常见的肝病类型股票配资资讯网站,严重时可发展为急性肝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据统计,全球有1100多种药物具有潜在的肝毒性,而药物性肝损伤在我国急性肝损伤病例中的比例高达20%~30%。
高风险药物清单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识别和监控具有潜在肝毒性的药物是日常诊疗中的重要环节。以下表格汇总了临床上常见的易导致DILI的高风险药物类别及其关键信息,供您快速查阅参考。
表1 常见的易导致DILI的高风险药物
展开剩余57%💡 临床监测与管理建议
对于需要使用上述高风险药物的患者,尤其是老年、营养不良、已有基础肝病、饮酒或联合用药多的高危人群,建议:
·用药前评估:充分了解患者肝脏基础状况和潜在风险因素。
·治疗中监测:在用药初期(如抗结核治疗的前1~2个月)应增加肝功能监测频率(如每周或每两周一次),稳定后可适当延长间隔。
·患者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关注可能出现的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纳差、恶心、尿色加深、皮肤巩膜黄染等,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
临床防治策略
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基本处理原则包括:
1.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一旦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大多数患者在停药后能够恢复。
2.支持治疗:注意休息,补充营养,清淡饮食,避免过劳。
3.合理使用保肝药物:如甘草酸类制剂、水飞蓟素、熊去氧胆酸等,但应避免过度联用和预防性使用。
4.对于严重病例,可考虑体外人工肝支持治疗甚至肝移植,肝移植是药物性肝损伤所致晚期肝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生存率为60%~90%。
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的关键在于合理用药和定期监测。临床医生应遵循“用药前评估风险、用药中监测指标、出现症状立即处理”的原则。
希望这份聚焦于高风险药物的清单能为您的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在治疗原发病与保护肝功能之间做好权衡与监测股票配资资讯网站,是管理药物性肝损伤的关键。
发布于:天津市长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